1. 所在位置:首页>区县工作>沙湾区纪委>正文

        沙湾区:监督发力 撂荒地变“菜篮子”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/12/7 9:28:11  来源:沙湾区纪委监委

        丰收,映照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时下,在沙湾区嘉农镇盐溪口村蔬菜基地,一颗颗硕大滚圆的莲花白长满了田间地头,村民们正忙着将成熟的莲花白采摘、装筐、搬运、装车,一片繁忙景象。

        自今年4月沙湾区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,建立“纪检监察室+镇(街道)纪委+村纪检委员、党风政风监督员”的监督机制,通过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“三级同步”立体化监督,确保治好“撂荒地”、看牢“菜篮子”。

        此前,嘉农镇纪委在盐溪口村开展日常监督时,发现该村在生态大道旁有几块杂草丛生的撂荒地。

        “这是谁家的土地?什么原因撂荒?有无流转意愿?”

        经镇纪委多方调查了解,撂荒地块属于电站建设造地,因电站修建期间作堆料使用,导致土壤耕作层薄、石头多、肥力差,复耕成本高无人耕种。对此,区、镇、村三级开展连线监督,由区纪委监委督促区铜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介入指导,镇村纪检组织“挂牌”实地督促镇村整改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将改良后的土地流转给企业,开展规模化蔬菜种植。

        “经过除杂草、清理砂石、翻耕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后,荒地变为适合耕种的‘良地’。今年,盐溪口村蔬菜基地产值预计将达到60万元。”面对回访的纪检干部,盐溪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志雄如数家珍般介绍撂荒地整治成效。

        既要把“菜篮子”端牢,也要把“菜篮子”端好。对此,沙湾区纪委监委一方面确保“有地种”,一方面在物流“运得出”发力。

        “以前这条路没有硬化,一下雨车辆就容易打滑、陷下去,我们的农产品要运送出去非常受限。”说起村里修的产业路,沙湾镇二峨山村民罗海英深有感触。

        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、攻克农特产品出村进城“最初一公里”问题,今年以来,沙湾镇纪委监委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紧盯道路升级硬化,充分发挥镇、村两级监督力量,对线路规划、工程质量、项目资金等开展跟踪监督,确保产业道路建设项目廉洁高效实施。

        “一户一案”“一地一策”“一路一策”……随着2份督办函、5份纪检监察建议书“点球”发出。很快,515余亩撂荒地变成了“良田”,10000米产业路升级硬化完成,莲花白、冷竹笋、果冻橙等应季蔬果也喜获丰收、“第一时间”运出售卖。

   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下一步,沙湾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发挥镇村纪检干部“前哨”“探头”作用,紧盯农资供应、惠农补贴政策、耕地流转等后续问题,“全过程”监督护航撂荒地整治,保障人民群众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。

        作者:张佳萍


      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,av纯片手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,免费91精品国产,国产一及大黄片